1月12日,浙江教学月刊社召开发行经营工作会议。社领导、全体中层干部及各部门代表参会,副社长、副总编辑谢雅琴主持会议。

会上,通联发行部围绕征订模式、征订数据、经营情况、困难与策略等方面汇报了2023-2024年发行经营情况。“三刊一报”编辑部各自分析、汇报了刊物发行、服务发行的工作情况及后续协同赋能发行工作的举措。行政管理部门从后勤保障、制度规范、流程完善、信息化建设、品牌活动开展等方面汇报了赋能发行的具体举措及后续工作计划。会上,还对发行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演示,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。
副社长、副总编辑谢雅琴强调:一是严格按照“三审三校”,打造精品内容,提升刊物质量。二是加强宣传力度,借助多种渠道和资源,提升刊物知名度和曝光度。三是强化部门协同,及时了解一线需求,做好精准服务。四是加强沟通联络,积极与地区教研部门、学校等定期开展合作交流。
直支书记兼副社长张东表示,各部门要在发行宣传和服务保障方面持续发力,进一步扩大刊物的品牌影响力。他强调,各部门要扩大宣传规模,创新宣传形式,利用新媒体、有声音频、短视频等形式,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推广活动;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,及时了解政策限制,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,避免因政策问题导致宣传活动受阻;要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,加强与教育通讯员、学校师生的联系与合作;要继续完善发行管理系统,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。
社长、总编辑陈永华作总结发言。他表示,发行经营是刊社发展的生命线,提出了“保存量、补空白、抓增量”的九字方针,一要树立“用户思维”,建立完善的读者服务体系,通过互动活动、建立读者社群等方式,进一步增强粘性,提升满意度。二要积极开拓空白区,组织团队深入分析市场潜力,通过举办主题活动、刊物展销等方式,作为开拓空白区的突破口。三要继续维护好主渠道发行,系统思考如何推进分校征订,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。对于下一阶段工作,他指出要“压一压、扶一扶、拓一拓”,一要拓宽发行经营渠道;二要优化读者服务;三要加强内容创新;四要深化协同合作。此外,他强调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,优化决策机制,创新发行经营机制,强化风险防控机制,建立持续学习、改进机制,通过内外协同发力,为刊物质量与品牌影响力提供全方位的保障,助推发行经营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本次会议对近年来发行经营工作进行了深入、详尽地分析。会上,各部门从内容质量的严格把关,到发行宣传策略的优化布局,再到服务保障体系的全面完善,均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思想碰撞,并提出来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与解决方案。